六年级语文复习课教案《怎样修改病句》
教者:才子盼佳人指导老师:佳人等才子
复习目标:
1、通过系统的复习,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
2、遵循病句修改的原则,掌握修改方法。
3、能够正确使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能独立修改病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习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查找病句的病因
教学时间:1课时
复习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出示幻灯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有人会闹出这样的笑话,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修改病句,规范语言。(板书课题)
像这种在“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我们就称之为病句”。
二、复习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
1、改病句的类型:
知道了什么是病句,还应该学会为他们治病,怎么为他们治病呢?如何才能药到病除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再次回顾复习下怎样修改病句(幻灯2)
老师这边有两位病人,请同学们来当回医生,说说应该怎样为这两位病人治病。(幻灯3)
通过对这两位病人的确诊,我们知道要治好病人的病,必须经过哪些环节呀?1、是寻找病因,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病句常见的病因有哪些类型?板书病因(幻灯4)
(1)成分缺失:即句子中缺少了某些必要成分,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
(2)搭配不当:即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得不恰当或某两个词语错误搭配。
(3)词序颠倒:即句子里的词没有按照规律和表达意思的需要来排列。
(4)重复啰嗦:即句子里出现多余成分,显得语句啰嗦、累赘。
(5)不合事理:即句中的意思不符合事实,不合逻辑。
(6)前后矛盾:即句子前后意思不一致。
(7)分类不当:即句子中把不是一类的事物归为了一类。
(8)关联词错误:即句中的关联词搭配不当或使用错误。
2、改病句的方法
太好了,同学们能很好地掌握有关病句的类型。是啊,我们只有确定了这个句子得了什么病,才能准确无误地给它开出处方,药到病除。到底我们针对不同的病因都能开出什么样的处方呢?幻灯5:四大法宝
哪位医生能告诉我?(生说1、2、3、4)谁能上台展示下?(生展示)非常好,谢谢 嗯,掌握了病因、方法还不够,作为医生,我们还应该知道为病人治病的原则,在修改病句的过程中,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幻灯6)我们接下来共同来会诊下几位病人。(幻灯7、8) 分析讲解例题
三、改病句练习
通过以上几位病人的会诊,老师觉得你们已经可以独挡一面,当主治医生了,恰好,我这边有几位病人亟需治疗,相信大家都能药到病除、妙手回春。(幻灯9)
找出病因,用上适当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率。
(3)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很多花。
(4)这本书对我很感兴趣。
(5)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
(6)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7)我国有世界上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
(8)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师巡视,指导。
讲评(幻灯10——17)
太棒了,大家学得非常认真,也掌握得非常好,同学们喜不喜欢李咏啊?嗯,我也非常喜欢他,那么今天老师也想来当一回李咏:老师为大家精心准备了8粒金蛋,每粒金蛋中都有一份神秘的礼物等着你,有谁愿意来砸金蛋呢?看谁的手气好,看谁的医术高。(幻灯18——27)
防时间过剩
接下来我们来举行一场比赛。听话听音,看谁听得清。听老师读病句,口头修改。
(1)奶奶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2)经过努力,朱向伟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3)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优美。
(4)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约而同地笑了。
(5)近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
(6)言行不一的人是极坏的作风。
(7)读了《一夜的工作》,更加热爱伟大的周总理。
(8)只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
四、总结。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作文练习中告别病句,使用规范的语言。为了净化语言环境,让我们郑重承诺:告别病句,从我做起!
附板书设计:
修改病句
类型:词序颠倒搭配不当
成分缺失重复啰嗦
前后矛盾关联词错误
不合事理分类不当
方法
增调删换
2014—2014学年第一学期小班公开课教案
时间:2014年12月12日
活动名称:语言·三只羊(故事)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话故事,学习故事中三只羊和大灰狼的对话。
2、探索用相应的动作、声音表现小羊、中羊、大羊。
3、积极参与讲述活动,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体验团结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图片各一张。
2、一幅画有大山、草地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只羊的图片,认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引起幼儿的兴趣。
1、老师边演示操作三只羊的图片边用“的笃、踢托、笛度”三种走路声音比较认识三只羊。
“今天我们小班来了几位小客人,这些小客人想考考小朋友的耳朵灵不灵,能不能听出他们是谁?”(请小朋友仔细听)
(1)、的笃、的笃、的笃、谁来了?(出示图片,让幼儿认识小羊,并学一学小羊走路的声音。)
(2)、踢托、踢托、踢托、谁来了?(出示图片,让幼儿认识中羊,并学一学中羊走路的声音。)
(3)、笛度、笛度、笛度、谁来了?(出示图片,让幼儿认识大羊,并学一学大羊走路的声音。)
(4)、看看来了几只羊?这三只羊有什么不一样?
2、通过比较认识小羊、中羊和大羊。
二、感知理解童话故事。
边看幼儿用书分段讲述故事《三只羊》,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并提问:
(1)、故事里有谁?他们住在哪里?他们到哪里去吃草?小羊、中羊去吃草碰到了谁?(学学小羊、中羊害怕的样子。)
(2)、他们走路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怎样跟大灰狼说话的?(请幼儿学一学三只羊和大灰狼说的话,提醒幼儿小羊的声音是细细的、中羊比小羊的声音稍微大一点、大羊的声音最响、大灰狼的声音是粗粗的。)
(3)、小朋友为三只羊想个什么办法来战胜大灰狼,帮帮三只羊?
(4)、后来,三只羊是怎样战胜大灰狼的?
三、操作羊和狼的图片,完整地讲述故事《三只羊》,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运用不同的声调以及夸张的动作讲述故事,并用等待和放慢速度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讲述故事中狼和羊的对话。
四、组织幼儿讨论。
1、提问:三只羊被狼吃掉了?为什么?
2、带领幼儿共同小结:使幼儿明白“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打败大灰狼”的道理。
五、尝试扮演角色表演《三只羊》。
请幼儿分别扮演小羊、中羊、大羊以及大灰狼的角色,教师念旁白,师生一同表演故事,在对话部分,教师可以用动作暗示幼儿大胆讲述和表演。
7.4.2简单的线性规划
时间:10月11日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线性规划问题,线性规划的意义。
2.线性约束的条,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
3.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方法。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了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2.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
3.会用图解方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三)德育渗透目标:
让学生树立数型结合思想。
二.教学重点:
用图解方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三.教学难点:
准确求得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四.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经典的例题进行讲解,学生再通过练习来掌握用图解法解决一些较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内容:课本p60图7—23 廖士哲
记作7.4.2a
?x?1?0
过程:先分别作??x?4y?3?0三条直线,再找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
?3x?5y?25?0?
区域(即三条直线所围成的封闭的区域),再作直线l:2x+y=0. 然后,作一组与直线平行的直线:l:2x+y=t。
(或平行移动直线l)从而观察t值的变化。
五.教学过程:
i.课题导入
上节课,咱们一起探讨了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下面我们再来探讨以下如何应用其解决一些问题。
ii.讲授新课
首先,请同学们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设z=2x+y,式中变量x,y满足下列条件x-4y<-3,3x+5y<25,x>1.求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分析:从变量x,y所满足的条件来看,变量x,y所满足的每一个不等式都表示一个平面区域,不等式组则表示平面区域的公共区域。
[师]从图上可以看出,点(0,0)不在以上公共区域内,当x=0,y=0时,z=2x+y=0,点(0,0)在直线l:2x+y=0上.
作一组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或平行移动直线l)l:2x+y=t,tdsgr. 可知,当t在l的有上方时,直线l上的点(x,y)满足2x+y>0, 即t>0.
而且,直线l往右平移时,t随之增大。
(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此规律)
在经过不等式组上眼表示的公共区域内的点且平行于l的直线中,以经过点a(5,2)的直线l2上眼对应的t最大,以经过点b(1,1)的直线l1最小。
所以:zmax=2×5+2=12,
zmin=2×1+3=5.
诸如上述问题中,不等式组是一组对变量x,y的约束条件,由于着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y的一次不等式,所以又可称其为线性约束条件。z=2x+y是欲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所射击的变量x,y的解析式,所以又可以叫做线性目标函数。
另外注意:线性的约束条件除了用一次不等式表示以外,还可以用一次方程表示。
一般的,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统称为线性规划问题。例如: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线性目标函数z=2x+y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即为线性规划问题。
那么,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y)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在上述问题中,可行域就是阴影部分所表示的三角形区域。其中可行解(5,2)和(1,1)分别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它们都叫做这个问题的最友解。
iii.课堂练习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p64练习一来掌握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
问题。
iv.变式一:若z=2x-y在上述平面区域内取最值。
变式一:若z=x-8y在上述平面区域内取最值。 变式一:若z=x-4y在上述平面区域内取最值。 v课时小结:
1. 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问题 a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
(敬请期待推出更好文章:WWw.)b设z=0画直线l
c观察,分析,平移直线l找到最优解
d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
2. 应注意事项:
a正确画出可行域
b最值的分析
六.板书设计
线性的约束条件(不等式组,也可以是方程) 线性目标函数(解析式)
可行解
可行域
最优解(去最值的可行解)
word插入图片
教学目标
1、 往word里插入图片
2、 进行图片的排版
教学重点
1、 图片版式的设置
教学难点
1、 图片版式的设置
教学内容
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插入艺术字
2、 新知识学习
插入图片
(1)学生自行练习
(2)学生演示
(3)教师进行新知识的讲解
1点击菜单栏中的插入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式菜单中选择图片,在选择来自文件
2直接把图片拖动到word里
点击图片,按住左键不松手,拖动鼠标,拖动到word文档中
板式的设置
(1)学生练习
(2)学生演示
(3)教师进行新知识的讲解
1双击图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版式,进行选择版式:嵌入式、文字衬于下方、文字衬于上方......
2在图片上右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显示“图片”工具栏,在弹出的工具栏中进行版式的设置
3教师进行知识的总结
4学生自行练习
reading, speaking and listening
matang middle school
teaching aims:
1. to master how to read and speak.
2. to learn how to do some listening.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one: greetings
step two: give the students some minutes to prepare for five passages (11—15) and three topics (4.housing; 5.my hometown;
6.hobbies and studies).the students read in their groups.
step three: the students volunteer to do some reading. the student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ir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step four: the students volunteer to do some speaking.
step five: show some tips of listening to the students and ask them go through the tips quickly.
step six: do some listening together .and ask two students to come to the front.
step seven: check out together.
step eight: sum up some study skills.
step nine: homework.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金融村文库 www.jinrongcun.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