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

时间:2024-12-23 15:10:58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15篇)[此文共21294字]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15篇)

总结就是对一个时期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扶贫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1

20xx年,本公司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扶贫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着力抓好经营管理,在抓品牌创专利,提升效益的同时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扶持茶农增产增收。本公司通过与当地农户建设合作关系,实施技术服务、收购保障、组织示范三大体系,带动了周边4760户农民种植茶叶,促进4750多户茶农增产增收。目前,我公司已和433户农建立合同关系(建立其它合作方式的有4317户)。一年来,我们在实施产业扶贫工作方面的主要做法有:

一、做大做强产品品牌,建立扶贫保障基础

我们认为要做好产业扶贫工作,首先是要做大做强产品吕牌,建立强大的产业示范基地,才能真正确保产业扶贫的工作长久实施,增加农户信心,提高农户热情。20xx年,我公司通过三个方面来提升公司利润,扩大产业基地。

一是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产品利润空间。目前,我公司的包装盒茶“御茗香”、“心眉红茶”、“红心铁观音”、“明前香芽”茶等七项申请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产品在市场的影响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是继续巩固和开拓销售市场,增加销售量。在巩固老市场的同时大力拓宽销售网络,以市级城市为中心,辐射到各个县域。目前已建立的有潮汕,珠三角、广州三大主销售区,形成固定销售网的有南京,昆明,赣州等地。

三是进一步扩大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增加优质原材料。完善了在大北山高寒地带兴办茶叶示范基地3660亩,新建了大洋、良田等20xx多亩示范基地。在公司产品热销,茶叶基地创收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下,本地农户种茶、产茶的热情高涨,20xx年农村共增种茶叶8300亩,增产茶鲜叶2125吨。

二、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

我们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大北山区建立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的有关工作,依托基地,积累的高产优质茶叶栽培技术经验,引导茶农走科学种茶致富道路。

一是科学选种,因地制宜。我们邀请省、市专家到公司和周边考察,对周边各个镇村的山地土质进行研究分析,综合地理环境、气候、水源等各方面情况,针对实际环境情况选择最适茶叶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给群众种植茶、管理茶叶,实现茶叶增产供提了科学保障。

二是建立专门的技术服务队伍。公司派出多名技术人员经常到镇到村去作技术指导。从茶叶的栽植、施肥到产品采收全过程,每个产区均有1名技术员作指导服务,农户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可及时得到帮助解决。

三是依托基地给茶农举办技术培训班。全年共培训人员20xx人次。我公司通过实施技术服务,给合作茶农提供了茶叶的技术保障,确保茶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了茶农增产多产优质茶叶的良好效果。

三、保障产品收购,建立合作营销模式。

我们共与5个镇8个村476户种茶农户建立合同购销关系。在茶叶原材料收购的价格的制定上,公司作出大幅度的让利,给农户提供了最大的保障系数。我们制订的收购保价,充分考虑市场行情,根据农户的产品的交通、品质等情况,给予区别对待。

对于高山种植产品,因其交通不便,投入成本高,产品质量好,我们用高于市场价收购。近几年来,公司与农户约定的合同收购价不断上调。同时,年底公司还综合考虑农户的销售量和公司利润的情况,给高产大户一定的奖励,给个别农户提供了肥料补助。此外,针对其它没有建立合作关系的农户,我们在同样提供咨询技术服务的同时,在茶叶原料高产季节,为防止农户自制茶叶不及时造成鲜叶老化和变质,我们同样按照市场行情给予收购。

四、提供种植资金,增强农户种植信心

为充分调动农户发展茶叶种植的积极性,增加农户信心。我公司针对一些种植面积较大和新加合作农户,提供了预支种植资金的帮扶服务。农户在与公司签订定价合同时,如果自己存在资金投入方面不足的情况,可向公司申请预支一部份资金作为购买茶种和肥料的费用。通过预支资金的帮扶,调动了农户发展茶叶种植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信心。

一年来,通过我公司对茶叶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使京溪园镇粗坑等村、五经富大洋等村、南山镇归善等村共37户贫困户摆脱了困境,帮扶效益比较明显。参与合作的农户平增收276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公司建立的有机茶叶示范基地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带动了村域经济的发展。幅射区域内的群从出现了六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该项目实施成功,使大部分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发展茶叶种植的经济效益,思想基本上从“要我发展”转变到了“我要发展”的观念上来。

二是经营理念的转变。项目实施产生了一批专门从事茶叶加工、对外销售生意人,催生了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三是种植技术的转变。通过接受培训和实际操作,增长了科学种植的知识。四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变。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当地农村多年来单一传统种养模式,特色经济作用的种植得到了发展。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2

xxxx年,我县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以低收入渔农户增产增收为目标,深入实施低收入渔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结对帮扶、社会扶贫等帮扶举措,促进低收入渔农户收入倍增。全年全县低收入渔农户共xxxx户、xxxx人,其中低保户xxxx户、xxxx人,低保边缘户xxx户、xxx人,特困供养户xxx户、xxx人。主要措施及成效具体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建立良好的帮扶机制。

一是出台了《xx县低收入渔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实施意见(xxxx-xxxx年)》,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促进低收入渔农户收入持续增长。

二是出台了《关于做好新一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按照处级干部一帮一科级干部二帮一一般干部三帮一的要求,做好机关干部帮扶低收入渔农户脱贫工作。目前,全县共结对贫困户xxxx对,其中市级结对xxx户,县级结对xxxx户,帮扶资金和实物价值稳定在每户xxxx元以上,国庆、中秋节期间已开始走访慰问。

二、调查摸底,精准认定低收入渔农户。

一是统一标准,两线合一。统一低收入渔农户与低保边缘户认定标准,明确低收入渔农户由行政村内非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中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其他经济困难对象(含低保边缘户、渔农村特困供养人员)构成。民政部门负责做好低保对象、其他经济困难户认定工作。目前,原来的其他经济困难户中已纳 ……此处隐藏18173个字……春友公司等涉农单位开展服务和联系良种等工作。XX市农委帮扶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指导,到贫困户家中嘘寒问暖,解决实际问题,领导干部利用各种手段先后帮扶160人次,提供资金及物资共计17000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项目开展情况

20xx年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关怀下,我村共争取各类项目资金近105万元,配套资金55万元。项目资金集中在产业扶贫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帮扶到户项目。彻底脱掉“空壳村”的帽子。

产业发展项目共计两个:1.30kw光伏电站项目,项目总投资27万元,并网发电后,每年增加村收入3万元左右。2.刘桥村蔬菜大棚项目,由村委会与刘桥村致富带头人xx共同出资45万元(其中村委会出资20万元,金城生态蔬菜种植园出资25万元)新建25亩蔬菜大棚,每年上交村集体2万元,能提供6个长期就业岗位,20个临时就业岗位,并优先解决贫困人员就业。通过项目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户从事特色种植业。

产业帮扶到户项目,20xx年通过支持贫困户开展特色养殖,我村有2户养殖腾鸟。通过今年示范作用,争取明年带动其他贫困户大面积养殖。

基础设施建设 1.夏阁河埂段除险加固工程,由于夏阁河埂段长年失修,防洪标准下降。20xx年利用扶贫资金20万元,同时XX市水务局配套30万元,对夏阁河埂段进行除险加固。项目实施后,可以提高整个夏阁联圩的防洪标准。2.何黄水泥路硬化工程,利用XX区人民政府认捐资金20万元,衔接高标农田项目水泥路,项目实施后将改变整个村的出行,由过去整个村民经由夏阁绕行到巢湖,可以直接由元山路直接到巢湖,极大改善我村交通状况。3.小徐村水泥路硬化工程,项目投资7万元,路面硬化改善周边4个村组,近300人的出行条件。4.杨村破塘扩建工程,项目投资9.8万元。工程实施后可调节周边5个村组300亩土地用水,受益人口350人,其中贫困人口42人。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15

一、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努力提升村支两委的学习和工作能力

按照年初全市农村建设扶贫工作会议上的要求,建扶工作组在重视物质扶贫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精神扶贫的力度,尤其

是加大了村支两委政策理论学习力度。建扶工作组和村支两委班子以开展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结合扶贫工作计划,从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廉政勤政意识、服务群众意识、工作作风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着手,狠抓支部建设,狠抓党员教育管理。今年以来,建扶工作组和村支两委共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开展集中学习4次,认真学习了中发20151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20xx年全市建扶工作要点,明确了20xx年的工作目标,极大地增强了工作针对性,提高了村组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3月初,建扶工作组还组织村支两委班子、组长以及部分党员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进行了参观学习,学习他们开展建设扶贫、建设新农村的先进经验,增强了党员干部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在抓好村组干部能力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把建设扶贫与村民自治有机结合起来,让广大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0xx年以来,建扶工作组在去年投入168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将继续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投入,努力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1、xx村现有输电线路基本上是群众自筹资金并投工投劳建设,线路设计及架设不合理,加之运行多年,线路破损多、网损大、安全系数差,给群众造成昂贵电费的同时,也威胁着

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今年初,经与县电业局衔接,已将xx村的农网改造项目纳入了全县第一批改造单位,总投入预计65万元,改造完成后将有效改善全村农村电网主网架结构,大幅提高供电能力、供电效率和供电可靠性。供用电条件的改善和成本的降低,将进一步带动全村经济的发展,使村民得到实惠。该项目将于五月上旬启动。

2、不断完善村部的服务功能。去年建扶工作组投入17万元对村部进行了改造翻修,彻底改写了村民无村级活动场所,党员干部无学习场所的“两无”历史。今年,在建扶工作组的积极争取下,村部的各项服务职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县文化局已经xx村列为全县农家书屋建设计划,预计4月底可到位,建成后将切实解决农村农民群众读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村民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知识储备。同时,县卫生局也将xx溪村列入了全县卫生室建设计划,该项目完成后,将极大地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更好地解决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此外,xx村还被市体育局列入了全民健身计划,将提供篮球架两个,乒乓球桌两个,体育用品若干,市建扶工作组也将向小学赠送篮球架两个,乒乓球桌两个。

3、村组公路的整修。去年全村共完成了公路硬化5公里,路基整理5公里,拓宽改造3公里,使受益群众达831人。今年,建扶工作组还将进一步对村组公路进行整修,预计投入10万元,进一步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完善全村的交通网络建设。

三、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推动全村的基础产业发展

目前,xx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今年上半年,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在建扶工作组和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村先后完成了400亩木瓜、350亩油茶的产业基地建设和500亩烟叶基地建设,涌现出一批种植业大户,全村已逐步形成东边5个组种植油茶,西边6个组种植烟叶、木瓜等经济作物两翼齐飞的格局。并在县林业部门的帮助下,计划成立木瓜协会和油茶协会,加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组织性和针对性,提高种植木瓜和油茶的技术水平,帮助更多的群众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在养殖业方面,全村规模较大的养殖户仅3-4家,主要采取小步慢跑的发展方式,资金、信息、规模等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建扶工作组目前正积极联系发改、畜牧等部门争取专项资金对他们进行扶持,破除发展瓶颈,加快发展速度。

四、以建设生态村为载体,不断加强基础环境建设

近年来,随着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日益严重,开始出现“垃圾围村”的现象,已极大地影响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为此,建扶工作组以建设生态村为载体,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开展清洁工程,具体从三个方面狠抓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一是认真规划,加快基础环境设施的建设。建扶工作组和村组干部一起对全村人口居住集中地进行了调查走访,初步选定了垃圾围的建设地点,并与镇环卫所积极协商,将全村垃圾处理列入了全镇的环卫范围。二是分段包干,建立保洁长效机制。村支两委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实行“门前三包”,并将公路和房屋周边的的卫生责任细化到每个党员群

众身上,目前正在制定奖惩方案,评选卫生文明户并适当奖励,充分调动全村群众开展清洁工程,建设生态村的积极性。三是广泛宣传发动,使文明生态观念深入人心。建扶工作组将拿出专门经费,制订若干文明生态宣传小标语,粘贴在全村道路两旁以及群众屋外显眼处,使文明生态、清洁卫生观点随处可见,争取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群众的卫生观念。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15篇)[此文共2129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金融村文库 www.jinrongcun.com 版权所有